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这些年,我们一直谈论不息的房子

发表于2016-07-30
标签:房价 刚需 房子 购房者 学区房 

该拿什么拯救——挣扎在购房路上的你?

 

现在对于广大购房人来说真是一个冰火两重天,一边是越加高涨房价,一边是即将风向转变的楼市政策,这令夹在中间的购房者为难受。既要担心房价再次攀升,又要担心政策的急速变化,患得患失严重。其实这种焦虑并非缠绕着购房者,它已经蔓延到社会的各个方面。

 

排卡、拍号、抢房、日光房暴露的是购房者内心的焦虑,对买不到的焦虑、对买完以后贬值的焦虑,其实在这场由国家和民众主导的集体购房狂欢中,普遍存在的就是这种无休止的焦虑,这是一种人们对于未来不明晰的综合反映,这已经演化成为一种常态。

 

在房价大热的当下,很多地方出现了排队抢房、日光房的现象。每天的新闻、每个人关注的热点都是关于房子的话题。那么,人们都是出于什么样的需求有了买房意愿的呢?按照存在即合理这种说法,狂热的表象背后是萦绕于人们心头的真实需求。


婚房——真正的刚需

 

在大部分人看来,买房主要是为了满足刚性需求。吴敬琏说,买房子不一定是刚需,买房子是欲望,欲望不等于刚需。这话确实有理,因为从古至今,房子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、身份的象征,而国多都是好面子的,于是这种内心诉求便转化为刚需、转化成购买力。

 

但有一类需求肯定是刚需,即婚房,在这个一切朝丈母娘看齐的当下,婚房必须具备,除非你不想结婚,裸婚时代只存在于影视当中,是一个华丽美好的梦。

 

青年人在大学毕业后,或者工作稳定后,需要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,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刚需市场。尤其是很多地方在去库存阶段,对青年群体给予了很多的购房信贷优惠政策。但是这种需求往往终化为婚房的附庸。


 


房——无尽的考量

 

结婚了,生娃就成为要事,在当下生娃可谓是一个重大事件。没有物质基础,这娃还真不是你想生就能生的。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爱子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,未来的就成为再置业的考虑因素,当然一切以经济基础论英雄。

 

中国人重视,家里有适龄孩子的消费者在购买房屋的时候,将是不是房当作决定购买与否的重要参照。而的质量和等级,也成为很多地方房价的助涨因素。所以不管暂时有没有娃,房肯定是难以绕过的大山。


改善房——向上生活的张力

 

近几年城镇化进程加快,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告别农村,进入城市生活。而这个庞大的群体进城后,很多人将买房视为头等大事,针对他们的房贷折扣、买房政策也纷纷配套出台。

 

除了刚需购房群体,改善型购房需求的人也日益增多。比如结婚的房子在有了小孩后,显得局促,需要换更大些的房子。在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后,对居住需求也自然而然的提高,需要环境更好的社区,塔楼要换成洋房,两居室要换四居室。

 

精英阶层则选择入住豪宅区,比如均价10万以上的公寓,或者数千万元一套的别墅。除了更舒适的居住功能,这样的社区还兼具社交属性。

 

当然,对房地产的需求也不容小觑。有调查显示,在中国人的观念中,买房位居位。事实也证明,房产这几年不但跑赢了股市,还跑赢了通胀。


 


养老房——终的归属

 

归养田园只是一个依存于传统文化的理想,尤其对于城市中的老人来讲,在农村户口越来越热的当下,更难回到农村。

 

儿孙满堂是人生晚年不过的场景,但现实更多的是老人独居,过节欢聚。每个人都在步入中年之后或多或少会考虑养老房,即使不为自己考虑,为儿女也要考虑,这就是父母的宿命,以爱之名。

 

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,更确切来说已经进入了老龄化时代,针对老年消费群体,市场注定不会放过,这些年老年社区、老年大学的兴起从侧面勾勒出晚年的些许冷落和寂寞,于是越来越多的子女会为父母选择宜居的地方,为了尽孝、为了陪伴。所以养老房市场正在兴起。

 


从上面的内容看来,房子已然成为一种伴随着人生命历程的特殊存在,不管你愿不愿意,你注定是要为它买单,无法逃避、无法剥离、至死方休!看到这里,或许你会更加焦虑,

 

楼市的不平静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焦虑。房——孩子的焦虑、刚需房——丈母娘经济下的标配、养老房——老龄化社会难以逾越的难题,可以说现在的人从出生到结束都在为房子焦虑和担忧,从这个角度来看,房地产已然绑架了个体的命运和人生路线。站在这个角度,未免过于悲观,但这确是生存的现实。

 

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,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来向,但可以决定自己未来的走向,活着本身就是一场挑战,活着就要为衣食住行而烦扰。学生时代的无忧无虑,代价是父辈替你担负的那一份责任,成人以后,你就要从他们手中接下这份责任,你开始独立的思考、探索、终支撑起你自己的人生,在这过程中,你会经历无数的风雨蹉跎,你要为自己的前程而奔赴命运。

 

以前听到过一句很有感触的话:听到过那么多道理,依旧过不好这一生!在这里,我想问的是“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种房子的诱惑,才能过好这一生;究竟要买下多少房子,才能过好这仅有的一辈子!”

 


上一页|1|
/1页